首页
利来国际娱乐平台app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利来国际娱乐平台app > 新闻动态 > 1949年,一对卧底兄弟助力解放上海,蒋介石:你俩毁了我半壁江山

1949年,一对卧底兄弟助力解放上海,蒋介石:你俩毁了我半壁江山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1946年3月10日,蒋介石作为校长,出席了在重庆陆军大学举办的毕业典礼。

站在主席台上讲完话后,按照老规矩,蒋介石在何应钦、徐永昌这些高级将领的陪伴下,亲自去看了看毕业的学员们,心里头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
毕业典礼一完事儿,有个学员叫段伯宇的就被喊到校长室去了。

蒋介石把他叫来面谈,详细问了他的名字、老家、岁数还有学习成绩这些事儿,听完觉得挺不错。接着就问:“你爸爸年轻时候在哪儿上的学?”

可能段伯宇没想到蒋校长会这么问,他稍微想了想,然后回答说:“我爸说过,是保定姚村的速成警备学堂。”

蒋介石一听,立马乐呵呵地站了起来,嗓门一亮:“太棒了!真不错!我想起来,你弟弟仲宇也是陆军大学出来的。这么说,你们爷仨都是陆大的高材生,少见啊,真是太少见了!”

没过多久,段伯宇就接到了通知,让他赶紧去军事委员会最高长官的随从办公室报到。

蒋介石压根儿没想过,他亲自挑选面试的那个侍从参谋,居然是个中共的地下工作者!

过了三年,蒋介石因为这个决定气得直拍桌子,大声怒骂:“段家那俩兄弟真是太可恨了!害得我丢了大半的地盘!”

那么,段家两兄弟是怎么当上红色特工的呢?他们究竟有啥特别能耐?他们到底是怎么让蒋介石丢了半壁天下的呢?

【一】

1904年,段伯宇在河北蠡县的一个军人世家呱呱坠地。他的父亲段云峰早些时候考进了保定警备学堂,和蒋介石是同一届的学生。只不过,蒋介石学的是炮兵,而段云峰专攻步兵。

1914年,段云峰被陆军大学第七期录取,他和李济深、徐永昌成了同窗好友。

毕业后,段云峰因为干得漂亮,成绩顶呱呱,就被留在学校教书了。他教的学生特别多,后来像国民党里的大官陈诚、顾祝同、周至柔这些人,都是他的弟子呢。

可能因为受到老爸的影响,段伯宇打小思想就比较前卫,一心想着当个为国捐躯的军人。

1919年,段伯宇和同学们听到要保卫国家、热爱祖国的呼唤,就踊跃参加了五四运动,他们承担起了放哨警戒的工作。

之后,段伯宇有了报考军校的念头,可没想到被老爸段云峰极力阻拦。

现在,段云峰因为特别讨厌军队里那些不好的事儿,已经不当兵了,回老家开了所学校。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还走他之前的弯路。

他对段伯宇说,其实有很多方法能够拯救国家,不一定要去当兵。例如,可以像孙中山先生那样学医,治病救人,这也是一种挺好的爱国方式。段伯宇只好先把当军人的梦想放一放,听了父亲的话,后来考进了河北大学的医科。

那时候,他多次参与了爱国示威游行,还分发传单,结果差点被学校给撵出去了。

毕业后,段伯宇和刘静波两个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叫颐和的诊所,从此当上了医生,开始给人看病。

但是,他毕竟是个心怀广阔世界的人,攒了点钱后,在周边开了家书店,传播先进思想。可没多久,就被人举报了,结果惹上了阎锡山部队的追捕。

在太原待不下去了,段伯宇经朋友帮忙介绍,到了国民党32军的139师725团,当了个少校军医。

1937年战争打响后,段伯宇被安排到32军干部训练团去上班。

在那个国共两党一起合作的时候,军队里共产党员可不少,政治部主任王兴纲就是他们中的一个。段伯宇常常找王兴纲聊天,聊的都是怎么拯救国家。聊着聊着,他就更加明白了,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救中国,这让他心里特别高兴,特别想去延安看看。

没想到日军打了过来,32军一败再败,边打边撤,最后他只好跟着队伍往南退到湖南去了。

【二】

1938年的某一天,王兴纲忽然找到段伯宇,问他想不想去延安。

段伯宇爽快地答应了,随便收拾了点东西就出发了。抵达延安后,他成了一名抗大的旁听学生,还幸运地聆听了毛主席关于《论持久战》的讲话,受到了很大的启发。

没过多久,段伯宇就跟组织说,他想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不过,段伯宇明面上的身份是国民党的现役军官,在抗战那会儿,国共两边都心照不宣地不去撬对方的墙角,所以他的请求没被答应。

段伯宇心情低落地回到了长沙干训团,这时王兴纲主动过来劝慰他说:“我听说你申请入党了,这想法挺不错的。别垂头丧气的,这只是组织在考验你呢。”

过了半年,王兴纲对段伯宇说,上级已经批准他加入党组织了,然后悄悄地带着他去了岳麓山脚下,由湖南省委书记聂洪钧亲自为他举行了入党仪式。

段伯宇在入党宣誓后,激动得热泪盈眶,感慨地说:“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……”

1938年快结束的时候,蒋介石和陈诚私下商量了一番,但心里还是不踏实。于是,他们找了个理由,说32军干训团里红色分子太多,就把整个团给解散了。

王兴纲让段伯宇去第18集团军在重庆的办事处找周怡接头。那时候,段伯宇的父亲段云峰因为躲避战乱,带着全家老小搬到了重庆。段伯宇回家探望亲人,看到他们都好好的,心里特别高兴。接着,他就和周怡联系上了,请求给他安排点工作。

刚好,蒋介石为了改善国共之间的关系,成立了一个“战地委员会”,请李济深来当主席,让他去处理国共两党和两军之间经常发生的“小冲突”。

李济深上任以后,专门请老朋友段云峰出来帮忙。

没想到,段云峰客气地拒绝了,不过他提议让在家没事的儿子段伯宇去担任那个职位。

战地委员会就像个没实权的办公室,平时没啥忙活的,喝喝茶、看看报纸、再捣鼓点情报啥的,一天就这么悠哉游哉地过去了。

段伯宇进了公司后,当了个校级观察员的差事,他会从内部消息里挑些有用的资料,趁人不注意悄悄摘录下来,然后在下班后,神不知鬼不觉地交给周怡。

有一次,周恩来特地找来了段伯宇,跟他说以后就跟周怡一个人联系,得做好长期隐蔽工作的打算,可能会碰到不少难关,但得往好处想,努力把这些好处变成真的。

段伯宇把教导记在心里,一直努力工作。为了更顺利地打进敌人内部,他利用空闲时间努力学习,打算报考陆军大学。

【三】

1943年10月,段伯宇成功进入了国民党陆军大学第七期的特别班级学习。

糟糕的是,周怡暴露了身份,被抓了起来,还惨遭杀害。这样一来,段伯宇就跟党组织彻底断了联系。

特殊班级是国民党用来培养高级军官的,里面都是不少正在服役的军人。他们常在线下举办老乡聚会、舞会、交友会这些活动,好加深同学间的情谊,也为以后在官场上铺路,多结交些有用的人脉。

段伯宇热心参加各种活动,渐渐地和贾亦斌、刘农峻、宋建人等一群有着爱国情怀的同学成为了朋友。

同学们大多对国民政府心有怨气,常聚在一起商量中国该怎么办。段伯宇只要有机会,就会找他们聊天,聊聊学习,聊聊政治,还有国民政府不积极抗日、官员贪污这些事……这为以后争取他们反水的工作,悄悄铺好了思想的路子。

1946年,段伯宇眼看就要毕业了,他原本计划着回河北去忙工作。这时候,他的弟弟段仲宇找上门来,说要给他介绍份不错的工作。

段仲宇比他的大哥小了十岁,但他的军旅之路走得更为顺畅。他也受到了父亲段云峰的影响,从小就梦想着去当兵。从培徳中学一毕业,他就一门心思地想要考进军校。

段云峰也是拼命反对他去当兵,使出了好多手段阻拦,就是不肯让他去南京。

然而,段仲宇性格有些反叛,他从大哥和同学那里凑了些路费,独自跑到南京去参加了考试,结果成功进入了黄埔军校第九期。

1934年,段仲宇从军校毕业后,就留在了广州的新军学校,当起了教打仗方法的老师。

1939年,段仲宇继续努力,成功进入了陆军大学第17期学习,他的未来真是一片光明。

1942年一毕业,段仲宇就留在学校当上了陆大的教官,很受上司的看重。

过了两年,段伯宇接到任务,加入了去缅甸打仗的远征军,还去了印度参战。他先后当过总指挥部军务科的科长、处长等官职。

1945年,段仲宇回国之后,经由钱大钧的引荐,进了蒋介石的侍从室,当上了一名上校参谋。

一年后,联合国打算成立个安全理事会,国民党就让何应钦去当中国的军事代表,段仲宇呢,就被选为何应钦的左膀右臂。

这样一来,段仲宇之前的侍从参谋位子就空了出来。

他得知大哥打算回老家,心里想着举荐人才不拘泥于关系,就专门去找了秘书长俞济时,提议让大哥段伯宇来接替自己的工作。

俞济时那会儿正在陆大将官班进修,一听段仲宇这么说,对段伯宇的学历、成绩还有家庭背景什么的都特别满意,立马就向蒋介石做了汇报。

就这样,蒋介石亲自面试选拔后,按照既定步骤一一完成,段伯宇成功过关,成为了侍从室里的一名少校参谋。

蒋介石身边有个很重要的侍从室,这个机构虽然人数不多,但权力可大了,管着党、政、军的好多事情。它的地位特别高,比国民党政府的各个部门都要重要得多。

换句话说,侍从室的人对蒋介石决定各部门的人事安排有很大的影响力。

段伯宇进去没多久,侍从室就被取消了,并且同时成立了政务局和军务局。最后,这些原本侍从室的业务都归军务局长俞济时一个人管了。

他们手里 still 攥着全国最新情况的各类报告,里头有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超级机密,就连国民党的高层将领都对他们刮目相看,不敢随便招惹。

【四】

1947年,段伯宇跟着军务局从重庆搬到了南京,一到那儿就埋头苦干,没多久就被提拔为少将,还得到了蒋介石的任命,当上了军务局第四情报科的科长。

段伯宇瞧着每天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大堆机密情报,心里老琢磨着找个法子跟中共地下党搭上线,可遗憾的是,一直没能如愿以偿。

国共打完三大战役后,蒋介石虽然被打得挺惨,但心里还是不服气。他开始琢磨着利用长江这个天然屏障,派重兵把守,想着以后跟共产党隔着江各管各的。他还打算把上海变成第二战场的关键地方,建起一道硬邦邦的防线。

1949年3月1日,蒋介石到了上海后,私下会见了伞兵头头张旭芝和刘农峻他们,决定把伞兵部队从上海移到福建,准备随时坐船去台湾。同时,国民党军务局也收到指令,让所有办公人员马上往南撤到广州。

段伯宇压根儿就不想离开,于是他找了个熟悉的医生,开了张证明说自己肺结核又犯了,得休息三个月,接着就把这假条交上去了。

俞济时一瞧,这病会传染,立马就同意段伯宇回家休息。段伯宇急忙赶到上海,和弟弟段仲宇连夜悄悄商量起来。

这时候,段仲宇是上海港口的二把手,管着两个汽车团和一个伞兵营,这些部队都由淞沪警备司令部的老大汤恩伯指挥。

段伯宇直接跟弟弟段仲宇挑明了,说自己是个共产党员,希望他能够离开错误道路,站到光明的一边,共同为解放上海出力。

段仲宇其实心里头早就嘀咕大哥的真实身份了,这会子听大哥自己说了出来,还是有些惊讶。但话说回来,他一直特别信赖大哥,心里头挣扎了好久,加上大哥的一番劝说,最后他拿定了主意,决定投诚起义。

听说在复旦念书的表弟温尚煜成了共产党员,段伯宇赶忙去找他,把自己现在的处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,想让表弟帮忙牵线党组织。

温尚煜赶紧把情况告诉了上级,很快,这个消息就传到了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的头儿张执一那里。张执一特别上心,他亲自跑到镇江和浦口去打听段伯宇的个人信息,还找他聊了聊天。

段伯宇讲述了自己8年来不断寻找党组织的经历,他说现在手头有很多重要的军事情报,还联系了一些国民党军官,打算在战场上起义。

两个人道别的时候,段伯宇把国民党军在江南地区的兵力分布图,还有长江下游的防御要塞、工事等超级重要的秘密信息都给了张执一。

回到家,张执一掏出那份情报,跟其他方式搞到的军事消息逐个对比了下,发现都差不多,而且有些以前搞不明白的地方,现在也清楚多了。这下他放心了,确认段伯宇就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。

攻打上海的战役马上就要开始了!张执一忙得不可开交,实在抽不开身,只好把这个重担交给了李正文。

张执一对李正文说:“关于段伯宇8年前和党组织断了联系这事儿,咱们等解放后再想办法处理。”

段仲宇一直跟国民党的大官们关系不错,他很快就利用自己的“特别地位”,帮李正文等共产党地下领导人进出火车站,还省去了特务们的检查,确保了他们安全无虞。

同时,他掌握着汤恩伯司令部的好多机密信息,全都交给了李正文,这样解放军在战场上就能少受点损失。

蒋介石打算把好多军用和民用的东西运到台湾去,但段伯宇借着工作上的方便,机智地拖慢了运送速度,帮新中国留下了不少物资,甚至还将400吨的通讯设备悄悄送到了解放区。

后来,为了方便躲藏和领导起义的队伍,李正文搬到了上海虹口路宝山路那边,住进了段仲宇家的楼上。

李正文在段家跟贾亦斌、刘农畯、宋建人、王海峤这些国民党里起义的将领见了面,仔细问了问他们各自部队的人数和防守的地方等情况,之后他自己还跑到部队去实地看了看。

中共上海局策反小组开会商量后觉得,现在让所有部队一起搞大规模起义,时机好像还没到。

由于各部队太过零散,通讯也不顺畅,而且每支队伍内部的起义条件都不一样,所以只能灵活应对,瞅准时机,哪个队伍条件成熟了就先起义,同时悄悄给每支部队都派去了共产党的联络人员。

【五】

1949年3月,解放军往南打的势头太猛,国民党急了,为了守住长江那边,他们从江的北边调了100多辆汽车和1000节火车车厢到南边去加强防线。

国民党原本有四个工兵团,但在淮海战役里,他们丢了三个团。幸好,王海峤带的第4团因为呆在苏州没去打仗,所以完好无损地留了下来。

第4团下面有三个营,加起来大概2000多人,他们是个工兵团,装备的都是很先进的重型机器。而且啊,他们的装备全都是美国造的,像推土机、压路机、空气压缩机这些都有。现在这个团是由国民党国防部直接管的。

王海峤和李正文偷偷商量后,打算借着国防部让往南撤退的命令,尽量拖延时间。接着,他们会用大型设备把铁路给堵上,让敌人误以为被团团围住,这样一来,就能帮助解放军更好地渡江打仗了。

李正文偷偷地去和游击队接头,跟他们说,如果要偷袭的话,可得护好那些机械设备,千万别给弄坏了。

没错,第四工兵团正沿着浙赣铁路前进时,王海峤机灵地运用了铁路分段管理的规则,迅速就把敌人南面和西边的铁路给封锁住了。

“各管一段”就是说,那时候货物和火车头每到不同的铁路管理区域,就得换上那个区域特有的设备和车厢。

王海峤只要找个借口,比如说“车子不够”或者“车皮不够用”,就能让部队的人先走,这样一来,火车就能开得慢点儿,铁路运输的任务也就被耽误了,后面的列车和装备也就没法继续往前走了。

结果就是这样,第四团的好多机械车辆被分散停在了苏杭线、杭衢线,还有南昌到苏州的铁路线上,导致上千公里的铁路像得了重病一样“动不了”,只能一点点地等着解放军来管。

结果,由于“铁牛挡道”,国民党的大量机械装备完全派不上用场,全都变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。

国民党国防部有个预备干部局,里面有大约3000多人,这是蒋经国亲自掌管的精锐部队,大家都叫它“太子军”。

这是一群专门为了装备30个全新现代化军队而培养出来的年轻干部,可以说是国民党部队里最亲信的核心力量。

贾亦斌是那个代理局长,还是预干总队的少将头头,他把枪往桌子上一搁,冲着大家伙儿喊:“我呀,是共产党那边过来的!各位兄弟,跟我一块儿干,保证不会让大家吃亏!”

但是,当他带着学员们起义成功后,很快就被蒋介石派了大批军队来“围攻”,结果并不十分圆满。

不过,“太子军”发动的起义很快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,实现了他们的目标,政治上的威力大得难以计算。

1949年4月13日,段仲宇按照党的命令,让参谋长李春华去港口司令部安排了一艘大号的102登陆舰,给刘农峻的伞兵三团来使用。

根据蒋介石的安排,大约2500多名的伞兵三团人员到达台湾后,会被用作他的保镖队伍。

但是,老蒋这次又猜错了。刘农畯带着他们,假装要先坐船去鼓浪屿,再转去台湾,就这样轻松地离开了上海吴淞口。

4月14日,刘农畯马上号召大家起义,他带领着舰船一路往北开,打算前往已经解放的连云港。

因为中共地下党缺少电台,没法快速把消息送到连云港,怕伞兵三团贸然行动会造成误解,所以赶紧让宋建人赶紧去解放区送信。

4月15号,宋建人连天带夜地赶路,好不容易赶到了泰州的白马庙,问了好些人之后,终于找到了管情报工作的杨帆。

杨帆丝毫不敢拖延,连忙给连云港的负责人谷牧发去紧急电报。谷牧一接到电报,顿时吓了一跳,他赶忙跑到港口去看个究竟,见到部队正在用火力阻拦,他马上下令让部队停止射击。

伞兵三团带着好多装备、枪炮、还有通讯工具这些家当,顺利上了岸。谷牧高兴得嘴都咧到耳根了,赶紧让战士们热烈迎接他们回来,这支队伍后来就成了解放军里的头一支伞兵部队。

5月18号,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知道这事儿后,专门给起义的伞兵三团发了封表扬信,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和赞扬。

这时候,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气势汹汹,已经冲破了长江这道天险。蒋介石自以为坚不可摧的、结合了陆海空力量的长江全方位防御系统,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垮塌了,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。

5月27号,上海完全自由啦!它彻彻底底回到了老百姓的手里,这多亏了中共上海地下党的所有同志们的努力!

只用了短短15天时间,解放军就把蒋介石打算在上海坚守6个月的想法打了个粉碎!

蒋介石后来知道段伯宇和段仲宇两兄弟其实是中共的特工,气得他火冒三丈,大骂道:“段家两兄弟,把我的半壁江山都给搞没了!”

新中国成立后,段伯宇一直在外交部和科学院干着很重要的活儿,1983年他还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,然后在1998年9月23日,他在北京因为生病去世了。段仲宇呢,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在军队里担任要职,直到2010年去世。

战争的风云过去后,他们隐蔽斗争的事迹将永远留在历史里,被人们传颂!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利来国际娱乐平台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